孩子的注意力卡在手機或3C有沒有困擾你呢?你會不會想說追劇很花時間,但想改改不過來呢?最後只好同意影片真的很吸引人,或也同意對孩子而言,電玩真的很好玩。那為什麼你自己的注意力會卡在手機上?你或許會奇怪,不是要談孩子注意力卡在手機上的原因嗎?怎麼倒問起我來了?這樣說吧!其實大多數人的注意力或多或少都有卡在手機上的情形。觀察一下捷運上搭車看手機的比率,你就可以發現到了。
有些父母跟我提到孩子有這些問題,但大人自己也追劇,或花不少時間在用手機或3C上。其實,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,但觀察很久,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。直到最近,協助女兒改善這個問題時,才發現到一個可能的共同原因。你會不會好奇想知道呢?
問題只要知道原因,往往解決就不困難了。所以接下來我要分享女兒小魚跟手機的故事,藉以說明原因是什麼。
我女兒小魚高一了,是個很聰明又乖巧的孩子,非常喜歡畫畫,學校成績也不錯,國中還很獨立,在家自學。然而她從國小開始,一樣有注意力卡在手機上的問題,本來我以為不嚴重,後來越來越嚴重。她玩手機的副作用還不少,曾經搭車因為看手機,一坐坐到外縣市去了(車子上高速公路了),嚇到了我們,也嚇到了她自己;也因此把自己的眼睛搞近視了,但我們可是用了許多治療近視的方法,想維持好她美麗的大眼睛不戴眼鏡,却無用;她很努力長高(不吃糖,天天跳繩,每天早睡),卻因半夜看手機,長高變遲緩。這以上的結果,每一個她都瞭解不應該,她也不想要,但她卻無法控制自己。
我一直想協助她改善,但也一直沒有成果,其實是我一直沒找到真正了解狀況及原因。我沒辦法幫她改善,是因為我沒有了解她真正的狀況(她有隱瞞);沒有了解她真正的狀況,我就沒有辦法找到真正原因協助她。我其實也不知道是因為這樣,一直到最近,我跟她懇談,給她我發現不合理的證據(證明我已發現她半夜用手機了),另外讓她知道:她犯錯,媽媽可以了解,也會協助她改善;但如果掩藏真相,事情是無法改善的,所以媽媽會特別生氣。她才開始願意說出實情,我才能夠發現到原因,才能開始真正協助女兒改善這個問題。
到這裡有些重點要先提醒,然後我才往下說明原因~
你有發現到對沉迷於手機的女兒而言,什麼是符合表面的生存嗎?是隱藏半夜滑手機,對吧?雖然這是比較符合表面的生存,不是真正的生存。孩子因為如果不能再滑手機,或者因為半夜滑手機會招致處罰,那當然不能講出來。所以你要讓孩子講真話,請千萬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講真話(說出她做的不好事情),而大怒或者處罰她。畢竟我們的目的是,知道真相並協助他改善。所以家長也要自我控制一下,不然就請第三者協助孩子。
有時候,即時開誠布公、曉以大義,仍然很難得到孩子的坦承,你一定要諒解。對孩子而言,可能是說出來的生存威脅太大了,實在難以面對;或者他的察覺了解力還待提升,不知道可以跟你說什麼。那還有另外一個方法,你可拿來協助他的。你可以問他:「玩手機對你而言,為什是對的呢?」,你可以變換問題,例如:「為什麼玩手機很好呢?」、「玩手機對你有什麼幫助呢?」若他沉迷的是電玩,就問玩電玩,如:「玩電玩對你而言,為什是對的呢?」,以此類堆。你重複問,直到他有一些理性的發現。你要注意聽,他的發現不會是標準答案(像是:玩手機不好。)而有可能像是:玩手機其實也沒什麼好的、我其實也不一定要滑手機...等等。
這個問題我也拿來問女兒,小魚的發現讓我很驚訝,但我覺得是個好發現。她告訴我,其實是因為覺得無聊,所以才會滑手機。我驚訝的是因為當我問她:「但是妳不是很喜歡畫畫嗎?妳不是想當建築師嗎?那這些事情也變無聊了嗎?」,她回答竟是:「對,當畫電繪有瓶頸時(她其實畫得非常好),當不知如何畫水彩畫時(她有在畫室學了),當建築製圖畫不快時(她可是全班畫最好的學生),我就覺得這些事情都變得很無聊」這個回答真是讓我感到意外。
從她這個例子,再反思我自己用手機的情況,我就有了更完整的結論。我自己其實很少沉迷手機或追劇,但偶而會不必要地用手機過久,或小小追劇一下。這個偶而的當下,大部分是我還沒有下一步計畫時。所以,更完整的結論是,當一個人失去遊戲時,會有遊戲渴望的情形,然後就會去找一個垂手可得的遊戲,手機提供很大的便利遊戲。不要誤會只有電玩是遊戲,追劇、網路閒聊、網路漫遊(沒目的地亂逛),也算是你殺時間的遊戲。那應該有的遊戲是什麼?(我在「艾咪祝你生活快樂」那篇貼文有說明遊戲的組成是:自由、障礙、目標。),你可以先從你的生活遊戲去找看看,是否缺少了某個生活目標,或者那個目標的障礙太大了,讓目標不由得被放棄了。還好,我自己的情形是,完成一項目標,耍廢一兩天,就開始下一步計畫了,所以也就沒機會成癮了。玩不該玩的遊戲到沉迷,在重建一個健康助生存的遊戲之前,還是需要一些處理。
所以我幫女兒循線往下找,她在學校的課業上、畫畫上都有一些累積的不瞭解,所以自從遇到障礙後,就跟著失去了生活目標,生活變得無聊、不好玩,只能靠手機遊戲、影片、動漫來解決無聊,最後更甚,變成有點成癮。成癮的部分我幫她做了一些釋放注意力的處理,同時也幫她清除課業及畫畫上的不了解,並幫她帶回生活的目標,她現在就有了很棒的新生活計畫。
最後處理的這個部分,是需要一些技術及耐心的,我再另文分享。然而人一定要有遊戲(至少一組以上的自由、障礙、目標),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,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遊戲,如果你不選擇任何目標,那就會陷入別人的遊戲陷阱之中。所以你要把手機當工具呢?還是深陷手機的遊戲之中呢?
希望你和孩子都能找到好的生活遊戲,再次祝你 生活快樂!!
關心孩子的好方法,總是要先瞭解孩子